为落实市委 “156” 战略举措,积极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 “双融双创”,7 月 21 日,“留学中国・与城市同行” 系列活动第三期再启新程,走进晋中市和顺县与左权县。来自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的 16 名国际留学生(涵盖多个国家),在晋中市副市长王帮富,市外事办主任李荣荣、副主任王琴玲,左权县委副书记、县长郭丰慧,和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马新等领导的参与下,开启了一场融合传统工艺与红色文化的深度体验之旅。
古法新韵交织 品味醋业匠心
国际留学生们首站抵达和顺山河醋业。传统发酵车间内,缸缸陈酿散发着醇厚酸香,老师傅手持长柄木耙翻动醋醅,千年古法酿醋技艺在指尖流转;相邻的现代化生产线上,智能设备精准控制温度与发酵时长,毫米级精度的灌装流水线高效运转,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碰撞让国际留学生们驻足惊叹。
展开剩余82%随后,国际留学生们参观了醋博园,从商周时期的制醋器皿到明清晋商的醋坊账本,从醋曲菌种培育到醋疗养生知识,全面了解山西醋文化的历史脉络与产业发展。不少国际留学生拿起手工醋瓶仔细观察,用手机记录下 “蒸、酵、熏、淋、陈” 的传统工序流程图,对这一 “舌尖上的非遗” 充满好奇。
红色基因传承 感悟初心使命
队伍前往左权桐峪 1941 培训基地。国际留学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历史图片、实物展品与情景复原场景,深入了解晋冀鲁豫边区的革命历史,感受左权将军等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一幅幅战火纷飞的老照片、一件件饱含故事的旧物件,让国际留学生们对中国革命历程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写生基地采风 共话文化交融
国际留学生们来到左权县泽城村北方国际写生基地。这里群山环抱、梯田层叠,古朴的村落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天然画卷,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正沉醉于写生创作之中。而现代高科技元素的融入,更让这片传统山水间焕发别样生机:休息区里,机器人咖啡机正精准完成研磨、萃取、打泡等工序,留学生们扫码点单后,很快就能捧着一杯温热的咖啡继续游览。
国际留学生们漫步其间,不时用镜头捕捉太行山水的灵秀之美,既被机器人咖啡机等 “科技伙伴” 吸引,饶有兴致地研究其运作细节,又主动凑到当地画师身边交流绘画技巧。不少人兴致勃勃地拿起画笔,尝试用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描绘眼前的太行风光,在笔墨交融中感受自然与人文的碰撞,更在传统意境与现代科技的和谐共生中,体会到泽城村写生基地 “守正创新” 的独特韵味。
随后,一场轻松愉悦的非正式交流座谈在写生基地举行。王帮富与国际留学生们围坐畅谈,询问他们的在华学习生活感受。“醋的发酵过程像一场神奇的魔法!”“左权的红色故事让我感动,先烈们的勇气值得敬佩。” 国际留学生们踊跃分享当日见闻,纷纷表示通过实地体验,对山西的传统文化与红色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大家还提到,此次活动让他们深入了解了晋中在物流、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发展成就,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开放包容的态度。他们对晋中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精心组织此次活动表达了诚挚感谢,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参与类似活动,进一步增进对中国文化和晋中城市的了解。
王帮富表示,“留学中国・与城市同行” 活动旨在让国际留学生走进晋中乡村与企业,从醋缸里的匠心到画布上的风情,从革命历史到当代发展,全方位感受晋中的多元魅力。希望国际留学生们不仅做文化的体验者,更成为传播者,将在山西的所见所闻分享给世界,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历史底蕴与发展活力。
此次活动作为 “留学中国・遇见晋中” 外宣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晋中市政府主办,山西省外事服务和因公护照制证中心与晋中市外事办承办。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交流,让国际留学生深入触摸晋中文化肌理,为构建 “可触摸、可分享、可传播” 的国际外宣矩阵再添生动素材。未来,晋中市将持续以文化为桥,推动国际交流向更深层次发展,让晋中故事走向世界。
搜狐山西:张宇杰 米炳京
责任编辑:章玉
发布于:山西省炒股配资知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