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买车时,满脑子都是"再砍5000""利息能不能低点",仿佛省下几千块车价就是胜利。可老车主都知道,真正的"回血"操作往往藏在4S店不愿主动提的赠品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单买可能上千,提车时开口就能拿,错过等于白扔钱。
4S店的"谈判潜规则":降价是明棋,赠品是暗盘
销售的话术很有讲究:车价、利息这些"大头"会摆上台面谈,但利润更高的附加服务、精品往往留作"谈判筹码"。你若不提,他们乐得省成本;你若开口,他们便"大方"让出,还能让你觉得"占了便宜"。
这4样赠品,老车主提车必争
1. 额外免费保养次数:省下未来一两年的保养费
首保免费是常识,但老司机绝不会止步于此。尤其豪华品牌或中高端车型,一次基础保养(机油+机滤+工时)动辄800-2000元,若能争取3-5次免费保养,相当于直接省下几千块。
展开剩余71%注意:必须明确"免费范围"——是仅免材料费,还是工时费全包?有无车型/项目限制?要求销售在合同注明"赠送X次常规保养(含工时费与材料费)",避免提车后扯皮。
2. 原厂行车记录仪:稳定性远超"杂牌货"
行车记录仪是刚需,但4S店若不主动送,可能给你个廉价杂牌机——用半年就画面模糊、频繁死机。老司机必争"原厂款":外观与内饰更匹配,稳定性强,部分还能与车机联动(如语音调取录像、紧急录像自动保存),这些功能后装根本做不到。
妥协方案:若4S店以"成本高"拒绝,可换同等价值的保养券/油卡,别让机会溜走。
3. 全车品牌贴膜:拒绝"半年起泡"的廉价货
贴膜是提车后第一件大事,但4S店送的膜质量参差不齐。廉价膜可能半年就起泡、褪色,防晒/隔热效果更是形同虚设。老司机必要求"品牌膜"(如3M、龙膜、威固),并写进合同——若销售推脱"无品牌",立刻换其他实用赠品(如空气净化器、脚垫)。
真相:很多4S店把低端膜成本算进车价,你不提,他们绝不会主动给好货。
4. 底盘装甲:跑烂路/沿海地区的"防锈盾"
城市车主可能觉得底盘装甲多余,但经常跑郊区、下乡或沿海地区的车,喷一层防护涂层能防石子磕碰、泥水腐蚀,延长底盘寿命。自己后装需500-1500元,而4S店成本低,常作为谈判附加条件。
额外价值:即使暂时用不上,也可留作二手车转让时的"加分项"。
关键提醒:所有承诺必须写进合同
销售谈单时满口"送",提车时却可能变卦:"没货了""换成别的吧"。为避免纠纷,所有赠品需在合同明确:品牌、型号、数量、规格(如"赠送原厂行车记录仪(型号XXX)""全车贴3M膜(型号XXX)"),并要求双方签字盖章。
总结:买车要"算总账",赠品价值可能超过砍价
车价是一次性支出,但赠品能在整个用车周期持续省钱——额外保养、品牌膜、原厂配件,后装成本高且未必匹配。提车时多问一句"还能送什么",这些"隐藏福利"就是纯赚。
记住:4S店不会主动给"超值赠品",但你的开口,就是省钱的开始。
发布于:河南省炒股配资知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