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诺眼中的中国》这本画册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张照片展现了徐海东与他的参谋人员并肩作战的情景。画册中提到的“参谋人员”,正是徐海东的得力搭档、军政委吴焕先。两位杰出的军事领袖在风雨如磐的岁月中,一同书写着革命的壮丽篇章。
徐海东与吴焕先在鄂豫皖地区,携手并肩,大力发展和壮大红25军。他们的友情不仅基于共同的理想和目标,更是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考验,彼此间形成了深厚的战友情谊。1935年,红25军在徐海东和吴焕先的英明指挥下,从鄂豫皖的根据地出发,一路北上,踏上了前往陕南创建新根据地的征程,这一过程可谓艰苦卓绝。而在他们之后,红25军又再度集合力量,积极进军陕甘地区,这样的行动不仅增强了红军的实力,也为后续的反抗运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们在游击战中表现得如同一把锋利的利剑,深深刺入了国军的统治核心,令敌军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沿着渭河,他们一路前进,抵达了秦安,并成功攻克隆德。接着,他们在翻越险峻的六盘山时,巧妙地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这一系列出色的战术举动不仅使蒋介石的军队陷入混乱,也进一步加剧了国军对红25军的重视。
展开剩余55%在这一过程中,蒋介石在成都部署了对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围剿,随即调动中央军及东北军,特别是马鸿逵的马家军和杨虎城的陕西军等部队的精锐力量,优先向红25军发起进攻。这次战斗出乎意料地艰难,红25军面对的是敌人精锐的35师,马鸿逵的先锋部队,一个团如同猛兽般追击而来。在此时,天公却不作美,倾盆大雨使得河水暴涨,红25军被迫选择渡河迂回战斗,以应对强大的敌军。
在这场恶战中,部分红25军的部队已经成功渡河,而后方的士兵们则与紧随其后的敌军展开了交火。此时的吴焕先尽显英雄本色,他手握大刀,指挥后方的部队不屈抵抗,体现了无畏的精神和顽强的斗志。当马鸿逵的马家军在战斗中遭遇重创、士气崩溃之际,令人痛心的是,吴焕先在为战斗争取胜利的最后关键时刻,不幸中弹牺牲。他的离去,令红军失去了一位极为重要的指挥官,同时也让他成为了红军长征中职务最高的牺牲将领之一,光辉的事迹永载史册。
发布于:天津市炒股配资知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